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是:东东网 > 热点新闻 >

2021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

2023-11-05 09:13热点新闻 人已围观

简介中国保险行业正在经历从销售导向转型用户导向的深刻变革。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基于人海战术的增长模式开始失灵,过去隐藏在销售为王这把“金钥匙”下的产品同质化、供需错配、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凸显出来。...

(原标题:2021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

中国保险行业正在经历从销售导向转型用户导向的深刻变革。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基于人海战术的增长模式开始失灵,过去隐藏在销售为王这把“金钥匙”下的产品同质化、供需错配、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凸显出来。回归到用户的真需求,挖掘产品和渠道的新动能,是行业的普遍共识。

同时,科技正在重塑保险业。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更便捷触达用户、更精准挖掘用户需求的互联网保险,正成为保险行业的增长新引擎。

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保险经纪平台——元保,联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清华五道口保险中心”)、全球顶级数据洞察和策略咨询机构——凯度集团(以下简称“凯度”)调研,共同发布了《2021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系统研究了中国消费者在互联网购险的行为和心理,旨在以用户视角出发,为保险行业的转型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调研中我们发现了好的讯号:民众的保险意识和主动购买在增强,互联网保险因其便捷和高性价比正在越来越受到青睐,用户的保险预算还在节节攀升,高收入人群开始把保险当成礼物赠送家人。

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挑战:信任危机、理赔担忧是消费者的第一痛点,保险条款看不懂和不会挑产品非常困扰用户,带病人群和亚健康用户的保障需求得不到满足。

我们还洞察到了有趣的群体差异:健康险正在取代寿险成为最受中年人欢迎的人身险,而90后最偏爱买理财险,60后则更青睐“财富传承”热衷买寿险;男性更“惜命”,女性更“爱财”。

注:本次报告主要研究的是互联网保险目标用户,以调研中当前和意向在线上购险的消费者数据为准,以下内容摘自报告:

谁会在互联网上买保险?

我们看到,传统线下网点和保险代理人依旧是首要购险渠道,但已经有5成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购买过保险,高学历、高收入、高城市等级的“三高人群”更认同互联网保险,过线上渠道购买保险的比例更高。这主要是源自“三高人群”对互联网更为熟悉、更关注产品性价比而非品牌本身、对自主选择有能力、有信心。

由于平均保费较低,互联网保险整体保费规模在保险行业总保费规模中的占比并不高(2020年不足10%),但从趋势上看,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购买保险的意愿已升至70%,而在传统渠道的购买意愿降为86%,两者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结合元保用户购险数据来看,虽然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者互联网购险消费水平不及“三高人群”,但得益于互联网普及带来的购险便捷性,很多以前未接触过保险的小镇和农村人群表现出很大的保险消费潜力,且由于基数庞大,未来有望成为互联网保险新的增长极。

可以预见,互联网用户规模和保险消费能力将会持续增长,互联网保险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为什么选择在网上买保险?

我们发现消费者对传统品牌和互联网品牌的印象已经存在明显差异,消费者认为传统保险品牌更有实力和可靠,而互联网保险品牌更灵活方便、性价比高。此外,医疗费用快捷垫付、省心的自动续费等也是互联网保险吸引消费者的原因 。

从目前的行业数据来看,互联网平台因其流量大、用户黏性强、应用场景广泛、产品展现直观、投保操作便捷等优势,能够高效地触达、吸引目标用户,已成为最主要的短期医疗险销售渠道。未来如何基于短期医疗险结合用户需求进一步强化互联网健康险的医疗服务属性值得继续探索。

互联网保险消费群体有哪些购险特点?

报告数据显示,消费者已购买过的保险产品中,车险遥遥领先,占比达到62%;紧随其后的是医疗险,占比45%;以及意外险,占比42%。

这与线下渠道有着明显差异,在资深保险代理人刘先生看来:“传统代理人渠道,重疾险、寿险会比较多一些。一方面说明在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健康保障也十分看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医疗险和意外险条款相对简单,线上化能够将枯燥乏味的保险条款,生动、清晰地展示给客户,加之性价比高,对于客户来说决策成本较低,更适合线上成交。”

正如刘先生所言,性价比高打动了互联网保险消费者,不过仍有一些消费者并非价格敏感型。以报销型医疗险年度花费为例,报告显示,三分之一消费者能够接受区间集中在501-2000元,但还有超10%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认为只要服务好,能接受高价格。

Tags: [db:TAG标签] 

广告位
    广告位

本栏推荐

    广告位

标签云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9871篇文章
  • 标签管理标签云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