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
您现在的位置是:东东网 > 热点新闻 >
财政部部长最新研判!信息量很大
2024-01-31 19:28热点新闻 人已围观
简介1月4日,《人民日报》刊载了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关于当前经济财政形势的问答。...
(原标题:财政部部长最新研判!信息量很大)
1月4日,《人民日报》刊载了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关于当前经济财政形势的问答。
蓝佛安回顾了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安排,详细解读了2024年积极财政政策如何“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还展望了财政政策后续的重点工作。
蓝佛安表示,2024年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加力,主要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组合使用专项债、国债以及税费优惠、财政补助、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多种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蓝佛安还指出,下一步,围绕居民消费升级方向,进一步研究鼓励和引导消费的财税政策,着力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新型消费。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统筹运用税费减免、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
确保2024年财政总支出规模有所增加
蓝佛安回顾了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三大政策工具的应用。
一是科学确定赤字率水平。2023年初赤字率按3%安排,年中考虑到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同时考虑到防灾减灾救灾的长远之计,四季度决定增发1万亿元国债,赤字率从3%提高到3.8%左右。
二是优化减税降费政策。对相关税费政策予以延续优化,特别是允许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将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20%等,体现对制造业的精准支持。
三是管好用好专项债券。2023年安排新增专项债券3.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充分考虑各地财力状况、债务风险水平等因素,重点向经济大省和使用效益好的地区倾斜,优先支持成熟度高的项目和在建项目。初步统计,2023年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超过3000亿元,占发行总额比例超过9%,预计拉动社会投资超万亿元。
蓝佛安展望了2024年积极财政政策,详细介绍了“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内涵。
蓝佛安表示,除财政自身收入外,2024年安排一定规模的赤字,并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其他政府预算调入一部分资金,确保财政总的支出规模有所增加,更好发挥拉动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循环的作用。在保持政府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原则下,继续安排适当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强化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着力提高投资效率。202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仍然保持一定规模,特别是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并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强化财力薄弱地区的资金保障。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继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坚决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蓝佛安还指出,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可以省的钱都省下来,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乱花,集中财力办大事。既用好有限的增量资金,又下大力气盘活、调整存量,将使用效果不好的资金腾出来用于保重点,防止支出固化僵化。在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上下功夫,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有效应对风险隐患,确保财政行稳致远。
结合2023年财政政策具体安排,部分市场机构认为2024年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意味着2024年赤字率可能略高于3%,地方专项债规模小幅增加至4万亿元左右。与此同时,增发国债、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政策性开发性资金等储备政策工具,2024年也有可能适时推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杨志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4年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加力,应致力于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适当加大政府投资来带动民间投资,以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地恢复。减税降费政策强调精准性和针对性,重点在于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部分重点行业可以参考集成电路等行业的优惠政策。另外,部分政府性基金等收费项目,还有较大精减空间。
华泰证券宏观分析师易峘表示,2024年赤字率可能维持在3%,但不排除随基本面变化进一步扩张,或通过增发特别国债等手段加力稳增长,储备政策仍留有空间。考虑到2023年增发1万亿国债,可能大约有8000亿元结转至2024年使用,2024年实际赤字规模会明显扩张。预计2024年地方专项债券规模增加至3.9-4万亿元,有可能继续下达特殊再融资债券用于地方化债。
支持促消费、扩投资、稳就业
后续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任务,财政政策是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的核心环节。
蓝佛安表示,支持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更好统筹国内国际循环。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在财政补助、税费优惠、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围绕居民消费升级方向,进一步研究鼓励和引导消费的财税政策,着力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新型消费。统筹用好专项债券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车购税补助地方资金、铁路建设基金、民航发展基金等,推动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引导带动全社会投资。积极参与国际财经交流合作,发挥好关税等政策作用,支持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2023年财政政策在促消费方面推出系列政策,包括新能源车购税优惠政策的延续,提高三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等。2023年消费在稳定恢复,其中出行旅游娱乐等接触型服务消费恢复较快,但是商品消费仍有较大恢复空间。2023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7.2%,考虑到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2%,两年平均增速大概在3.5%左右,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2019年全年为8%)。2024年如何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更好恢复等,为市场所关注。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2023年消费不足,主要在于疫情所带来的“疤痕效应”仍然存在,居民信心不足,预期较弱;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下降,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速较低;房地产和金融投资是居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财富缩水较为严重。
刘俏建议,2024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可以从以下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高工资性收入;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性收入;公共部门多年积累的高储蓄可以加以释放,增加老百姓的当期现金流。另外,2024年降低居民支出压力方面,可以持续推动房贷利率下调。截至2023年三季度,我国存量房贷38.4万亿元,假设房贷平均期限为20年,贷款利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每年还本付息支出将下降约2381亿元。
在支持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财政政策也将加以重点支持。
蓝佛安表示,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进一步调整优化使用方向,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全力支持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保障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资金需求。始终把教育作为国家战略性投入予以优先保障,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支持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统筹运用税费减免、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
Tags: [db:TAG标签]
上一篇:我国高端学历将持续“扩容”
下一篇:没有了
广告位 |